导航

新闻资讯
NEWS

农业大国的千年粮食安全梦,怎样指引食材供应链的未来?

0 2022.08.28

今年夏日,中央气象台发出历史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天气因素往往影响着粮食安全。

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中,通过发明诸多食材保存方法、完善仓储制度,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时至今日,粮食安全仍是有着国家战略高度的命题,在新冠疫情及其它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下,食材供应链行业如何参与配合国家的粮食政策,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稳价保供和提高经济效益,将成为行业永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01民间储粮花样多,时间的风味美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属于农业大国的时间节奏,也是刻在中国人基因血液中的轮回。男耕女织的文明属性让家庭成为重要的社会单位,合理储备粮食是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保障生存的重要手段

粮食储存需要严控水分、温度和氧气三个基本条件,根本措施就是:干燥、低温、清洁和密藏[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缺氧和地下低温储粮的国家,远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挖地窖储存粮食,奠定了我国储粮大国的基础[2]。

来自五湖四海的老百姓们各显神通,不仅使用地窖储存粮食,还利用发酵等手段,因地制宜发明了泡菜、火腿、臭豆腐、臭鳜鱼、毛豆腐、皮蛋、腊肉、腊鸭等琳琅满目的风味美食。在有限的条件下把生活过得美满从容,或许是中国人特有的乐观与智慧。

图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这些五花八门的保存方法不仅以家庭为单位,为人们保障了食材供应的安全,还为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较低,而因食物变质而获病的情况又时有发生,这大大影响了古人的生存质量和平均寿命。通过各类方式良好地储存食材,能在食品安全的层面为粮食安全提供助力。

正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越来越难见到身边的家庭大量储存粮食,这恰恰说明现代人越来越相信政府和市场的稳价保供能力,对现代食材供应链也越来越信任,习惯了随时获得新鲜且丰富的食材的生活方式。

这就给食材供应链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为消费者进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品质管理”、如何承担起稳价保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社会责任、如何为消费者们提供安全的食品等命题,都尤为重要。
 

02从古到今看粮食安全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礼仪之邦。早在西汉《史记.管晏列传》中,就已经提及“仓廪实而知礼节”,其中“仓”和“廪”就分别指谷仓和米仓,这证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知道粮食储存与粮食安全的紧密联系。

图自电视剧《天下粮仓》

在古代的国家层面,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有三:实现粮食生产和储备,平抑粮食供应的波动和稳定地满足消费需求。

为了满足上述目标,作为传统而古老的防灾减灾的办法,粮食仓储制度是古代荒政制度不可或缺的。[3]唐代的仓储制度在总结前代经验基础上趋于完备,由官仓、社仓和常平仓构成一个整体,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参考。

官仓储存着国家征收的粮谷,作为官府军政经费开支;社仓储存着人民按耕地数量交纳的粮谷,用以备荒救灾;常平仓是官府在丰年低价买入,歉年平价卖出的粮谷,具有稳价保供的功能。[3]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的内涵进一步得到延伸,包含粮食供应总量、粮食供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均衡、获得粮食供应的难易程度以及粮食是否符合卫生、营养和健康的标准。[4]

与保障粮食安全需求相对应的举措有许多,比如扩大粮食生产、健全粮食储备制度、畅通粮食市场流通、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等。

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5]。对于头部食材供应链企业来说,通过集采集配的方式打通产销两端、以销助产的方法并不少见。

通过在各产地发展规模化经营,企业不仅能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降本增效;还能带动区域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储粮于民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之一。[6]在技术上, 相关部门为农户配备新型储粮工具, 科学引导农户储粮。在政策上, 积极推广农户集约化粮食储存, 引导农户增加粮食储备。[7]

在一些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也可以通过构建农民储粮动态监测系统, 设置必要的感应设备和测量设备, 动态地监测农民粮仓的变化, 从而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动态实时数据。[6]

粮食是否符合卫生、营养和健康是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标准。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创新,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食品安全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而食品安全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对食材供应链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提出了最高要求。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国家三大安全,在新冠疫情反复、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稳价保供,食材供应链行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参与到农业全产业链条的建设中,也因此更需要在各个环节为稳价保供承担责任、贡献力量。
 

03食材供应链企业,能为粮食安全做什么?

随着食材供应链企业在稳价保供、推进粮食安全等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首先,食材供应链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供应链能力,推进物流体系建设。跨区域的食材配送行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的诸侯发明了请籴制度,即诸侯国之间在灾害发生后向别的国家请求粮食援助,是调剂各地区粮食供需矛盾、应对灾害事件比较进步的减灾制度。[3]

在当下,全国性的食材供应链头部企业因其拥有较高的供应链统筹能力,在跨区域统筹资源和稳价保供方面将愈加做出突出贡献。

举个例子,在今年年初东北疫情严峻时,乐禾集团统筹长春、吉林、白山、哈尔滨等6间分公司的供应链资源,累计支援食材60余吨,切实保障了当地的食材供应。

其次,食材供应链企业应当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将“食安大于天”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粮食安全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便是粮食是否符合卫生、营养和健康,食材供应链企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角色必须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搭建完善的食安监测体系、管理体系、可溯源体系等,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食材供应链企业还应当坚定布局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打通全产业链条,在各个环节赋能粮食安全。比如,在粮食生产环节推动智慧农业相关技术实现降本增效、在食材供应环节利用数字化实现可溯源管理等。

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和市场出于对当下食材供应链的信任,有着崭新的食材储存和食材消费方法,在国家战略层面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也与食材供应链息息相关。

因此,作为行业头部的食材供应链企业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一方面推动行业的变革与进步,另一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好食材,创造好生活。
 

04结语

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这对全球的食材供应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有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要命题。

此外,在新冠疫情反复、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下,食材供应链行业必须秉持“商业向善”的价值观,为粮食安全和稳价保供贡献自己的力量。

乐禾正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伙伴一起进步,也邀请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乐禾,守好人民的“菜篮子”!

 

参考文献:

[1]万拯群.粮食知识漫谈——粮食工作人员应知的粮食知识[J].现代食品,2016,(06):23-31.

[2]万拯群.粮食知识漫谈(三)——历代粮食仓制、粮政、储藏方法及粮食机构的演变情况[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6,32(04):19.

[3]吴宾.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钟甫宁、朱晶、曹宝明.粮食市场的改革与全球化:中国粮食安全的另一种选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房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J].作物研究,2021,35(05):420-422.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21.05.04.

[6]毕艳峰.储粮于民:对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再思考[J].现代商业,2012(16):65-66.DOI:10.14097/j.cnki.5392/2012.16.022.

[8]朱玉东,梁杰,王清清.地方政府视角下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1):172-174.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5.21.101.